【電力】國網報: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適合國情的選擇
國際經驗和發展表明,電網互聯范圍和規模是不斷擴大的,采用交流是電網之間互聯的主導方式。
大電網事故發生與同步電網規模沒有必然聯系,根據對1965年以來140次國外大停電事故樣本的總體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北美是停電事故頻發地區,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多次發生大停電事故。大停電的誘因是設備故障和自然災害,系統保護等技術措施不當或處置不力是事故擴大的直接原因,電網結構“先天不足”是造成某些電網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管理體制分散、調度運行機制不暢是多起大停電事故的深層次原因。而我國電網三十多年來未發生大停電事故的經驗彌足珍貴。主要有兩條:一是在技術上建立了可靠的電網三道防線,二是在體制上始終堅持電網的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和統一管理。
為滿足大規模電力輸送和高效配置的基本要求,需要構建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強大電網。從我國電網的總體發展趨勢看:未來我國將形成由四個同步電網(“三華”電網、東北電網、西北電網和南方電網)異步連接構成的全國互聯電網,以特高壓交直流為主體連接五大綜合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同時分布式能源系統及微電網在配電網領域也得到較快發展,電網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我國未來的互聯電網將為能源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國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的客觀需求是大電網發展的主要動力,特高壓輸電技術的成熟及商業應用為我國大電網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我國未來一段時期內的跨區輸電規模、輸電距離,明顯要超過國際上其他大電網,因此采用特高壓交直流等先進輸電技術是適合國情的戰略性選擇,完全可以適應更長時期內我國電網發展需要。同時,這種技術在國際上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