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國家鼓勵燃煤電廠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所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過繳納或按合同約定支付費用,委托環境服務公司進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第三方治理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的有效措施。
資料顯示,2007-2010年,發改委聯合環保部在電力行業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燃煤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并取得成功,試點火電機組容量達到2400萬千瓦。
截至2014年底,采取第三方治理方式運行的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規模約9700萬千瓦,脫硝特許經營規模約3300萬千瓦。
根據《指導意見》,到2020年,燃煤電廠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由現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領域全面擴大至廢氣、廢水、固廢等環境污染治理領域。
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選擇
《指導意見》提出,燃煤電廠第三方治理主要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為特許經營模式。燃煤電廠按約定價格(不限于環保電價熱價),以合同形式特許給環境服務公司,由專業化的環境服務公司承擔污染治理設施的投資、建設(或購買已建成在役的污染治理設施資產)、運行、維護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規定的污染治理任務。
第二種模式為委托運營模式。燃煤電廠按約定的價格,以合同形式委托專業化的環境服務公司承擔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規定的污染治理任務。
“以我的觀察來看,過去在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的第三方治理上,采取第一種模式的比較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王志軒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未來采取何種模式要看電廠與第三方治理企業的約定。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在火電行業相對過剩的背景下,采取第一種模式的話意味著第三方企業需要在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進行很大投入,但在未來的運營中可能出現閑置,那么就可能產生較大的投資風險。
三部門提出,燃煤電廠宜采用公開招標或競爭性談判方式確定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環境服務公司,不得設定地域及其他歧視性條件,確定合理的投資及收益水平,避免高價低質、低價低質的惡性競爭。
一位不愿具名的環保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疑問的是,五大電力集團內部自己成立的環境服務公司,雖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但與電廠同屬于一個實際控制人,這算不算第三方呢?
三部門建議,燃煤電廠可將環境服務公司的服務能力與質量、技術水平、實施方案、業績、融投資能力、信用等要素列入招標資格條件。
根據《指導意見》,燃煤電廠應當與確定的環境服務公司簽訂第三方治理合同(含協議),合同應明確污染治理的責任界面(涉及資產的應明確資產權屬),明確第三方治理邊界條件和污染治理要求,以及燃煤電廠和環境服務公司各自應承擔的安全、環保、經濟等責任。
四項配套政策
《指導意見》也明確了第三方治理的責任分擔。
國家提出燃煤電廠承擔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環境服務公司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合同要求,承擔約定的污染治理責任。雙方按照責任歸屬原則對所造成的違反法律法規要求的行為依法承擔責任。
如果環境服務公司在第三方治理過程中弄虛作假,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合同要求承擔責任外,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還應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為了鼓勵燃煤電廠推行第三方治理,《指導意見》提出了四項配套政策。
首先是價格政策。全面落實現有燃煤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電價政策,積極推進地方政府制定出臺地方環保熱價政策。
其次是財稅政策。落實國家現有對資源綜合利用、環境服務等稅收優惠政策,參照垃圾發電等稅收優惠模式,給予第三方治理項目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
第三是融資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額度、貸款利率、還貸條件等方面依據項目及合同給予實施第三方的環境服務公司優惠,對資信良好的環境服務公司,簡化信貸申請和審核手續。
三部門提出鼓勵銀行依據項目及合同,實行應收賬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服務。鼓勵商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環境服務公司提供融資擔保,支持符合條件的主體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
第四項配套政策為獎勵。對實施第三方治理,達到相關環保標準要求的燃煤電廠,在領跑者、機組競賽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