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中國核電重回建造高峰 拉動核電設備、服務產業回暖
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事故一度使中國如火如荼的核電建設陷入了停滯。4年過去了,隨著今年中國啟動多個沿海核電項目,中國的核電建設重回高峰。
這也帶動了多個行業的發展。其中,最為受益的行業當屬核電設備制造業。比如從事核島和常規島制造的上海電氣(601727)、東方 電氣(600875),從事輔助設備制造的中核科技(000777)、奧特迅(002227),從事核電廠運營的申能股份(600642)和皖能電力(000543)以及為核電建設提供原材料的沃爾核材(002130)等。
由于核電站是一個綜合的重大工程,其拉動的產業包括方方面面,連消毒殺菌市場也因此受益,這是因為核電站中三回路循環水就需要消毒殺菌。
通常沿海壓水堆核電站主要由壓水反應堆、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簡稱一回路)、蒸汽和動力轉換系統(又稱二回路)、循環水系統(稱三回路)、發電機和輸配電系統及其輔助系統組成。這三個回路中的循環冷卻劑也多不一樣,但都頗有講究。
一回路中的冷卻劑多是加壓的輕水,二回路中為冷卻水,一、二回路是封閉式的;三回路是開放式的,冷卻劑多為經處理過的海水,且用水流量很大。據了解,一座100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廠,三回路每小時需要四十多萬噸冷卻水。
因為海水中存在的微小海洋生物可能會在管道內滋生進而堵塞管道等,會影響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所以三回路循環水要進行前期處理。一般是從海洋中抽取海水,然后經過濾、消毒等,殺死細小微生物后才能進入三回路水循環系統中。有些企業在殺菌、消毒階段比較強調低成本,會選用直接投氯的方式。但因核電站三回路水用量較大,實際運行中直接投氯時會經常出現投加不均勻、消毒殺菌的效果不好的情況。而且核電設備對穩定性要求也非常高,成本并不是首要的考慮要素。
目前,有一種通過電解海水制備次氯酸鈉消毒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直接加氯的不均勻等后果,保證三回路循環水的安全穩定運行等。
迪諾拉水務技術(DNWT)的全球CEO Lawrence Quiin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稱,因為核電項目自始至終對于安全性和穩定性運營的要求非常高,這其中包括反應堆的安全運行、也包括工程項目建設的安全運營,也包括各種設備和循環冷卻水的安全運行。海水制氯系統,主要是利用海水本身所含的鹽,通過電解制備次氯酸鈉,再利用次氯酸鈉進行殺菌和消毒。這種現場制備次氯酸鈉的方式目前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性價比高、可靠安全的消毒方式。
DNWT在電解海水制氯行業中有多年的研究,并在整個電解海水制氯的業務中占約50%的份額。
這種技術早已在沿海核電站及火電站中得到應用。隨著中國核電的重啟,該市場又活躍起來。其實從DNWT的電解海水制氯業務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就能看得出來。
Lawrence稱,中國核電重啟后的,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的遼寧紅沿河項目的5、6號機組得以開工建設,這兩臺機組的電解海水制氯系統項目就是由其和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一起提供。
Lawrence稱,這個項目是DNWT首次在中國作為投標方而非通過代理所中標的項目,算是其重新打開中國核電市場的關鍵一步。DNWT之前為國外的多家核電站供貨和提供服務。比如,巴西的Angra核電站、法國的Flamanville核電站、瑞典的Ringhals-Varo核電站等項目上均有采用DNWT的Seaclor電解海水制次氯酸鈉設備。 Lawrence在進入DNWT之前一直在法國阿爾斯通工作,他說自己和中國的核電發展有著不解之緣,其作為渦輪機專家,他曾參與了包括大亞灣核電站在內的中國多個核電項目的建設和技術轉讓。其稱,現在國外的核電發展相對來說稍有滯后,中國正在加大新能源的發展,今年核電重啟后,中國在核電方面還將會有更多的發展,也將給電解海水制氯系統以及DNWT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其實,目前市場上除了沿海核電站普遍采用這種海水制氯系統外,還廣泛應用于火電廠的冷卻循環水中。此外,由于當前直接加氯的方式比較繁瑣,而且混合不均勻,現在已有很多自來水廠家也嘗試采用在水中加入氯化鈉,然后再通過電解的當時制得次氯酸鈉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