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全數據!五大發電集團發展態勢對比分析
導讀:2015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寬松,電力供應充足。截至6月底,全國全社會用電量達2.6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電力消費增速明顯回落。同時,2015年上半年全國煤炭市場需求繼續低迷,電煤供需總體寬松,煤炭價格整體下行。低迷的電力市場環境下,五大發電集團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從五大發電集團的世界500強排名、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及增速、核準項目批復規模、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及增速、電量及電價、煤炭產量及增速、煤炭消費量和煤炭售價等數據的橫向與縱向對比上,可以觀察五大發電集團上半年的發展態勢。
世界500強排名:華能排名最前 華電進步最大
從世界500強排名看,華能排行第224名,較上年后退3名,繼續保持五大發電集團第一名的位次。國電以343名的成績排行第二,與上年相比后退46名。2010至2014年,華能和國電連續4年實現排名增長。華電以345名的成績緊隨其后,較上年進步23名,與國電差距縮為2名,趕超勢頭顯著。同時,華電四年來持續進步,由2012年的第433名提升至2015年的第345名。大唐第四,排行第392名,較上年進步4名,扭轉了2014年排名退后的局面。受煤價和鋁價下跌的影響,擁有較多煤炭資源和電解鋁業務的中電投排名第五,與上年相比后退10名,近幾年來首次出現后退。
資產總額:四家緊追不舍 華能遙遙領先
從資產總額(權益)看,華能依舊領先,資產總額達9806.72億元,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國電(7844.86億元)。中電投第三,實現資產總額7524.88億元。華電第四,資產總額為7473.7億元,與第三名的差距僅為51.18億元。大唐資產總額為7348.68億元。
與五大發電集團成立之年2002年相比,五大發電集團資產總額(權益)均大幅上升。華能排名第一,增長1612.4%。大唐、國電、華電分別以1564.6%、1563.03%、1562.56%的增速緊隨其后,排名第二、三、四名。中電投排名第五,增長1252.84%。
營業收入:全部負增長 華能領先大唐最末
從營業收入看,2015年上半年華能、國電、華電營業收入排名分列五大發電集團前三。其中,華能實現營業收入1288.97億元,居五大發電集團之首。國電實現營業收入959.18億元,排名第二位。華電以941.95億元位列第三位。中電投排名第四,營業收入為905.22億元。大唐營業收入規模最小,為841.26億元。
從主營業務收入看,除國電與華電排名互換,其余三家集團排名維持不變。華能排名第一,主營業務收入為1288.97億元。華電上升至第二名,主營業務收入為923.16億元。國電降至第三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9.79億元。中電投和大唐分別以889.9億元和827.71億元排名第四和第五。
從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看,2015年上半年,電力需求低迷成為發電集團經營業績增長的制約因素,四大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均出現負增長情況。國電主營業務收入降幅最大,較2014年上半年相比下降11.81%,華電其次,同比下降10.5%,華能則下降8.78%。中電投主營業務收入下降2.4%,降幅較小。
核準項目:華能、華電后勁足 中電投落后
新核準項目規模是判斷發電企業發展后勁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今年的核準項目數量直接影響兩到三年后的裝機規模、發電量等關鍵業界指標。從核準項目批復規模看,華能核準項目批復規模為1030萬千瓦,華電進一步拉近與華能的距離,相差53.43萬千瓦。中電投則為609萬千瓦。
發電裝機容量:華能總量居首 華電水電領先 國電風電占優
從發電裝機容量(權益)看,2015年上半年,華能以15036萬千瓦位居五大發電集團之首,第二名的國電與華能相差2464萬千瓦。華電和大唐分別以12463萬千瓦和12103萬千瓦排名第三、第四。中電投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最小,為9877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是衡量發電企業發展潛力的關鍵指標之一。根據公開數據,2015年上半年,中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最高,2014年上半年末已突破35%,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38.56%。華能的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為27.5%,2013年其清潔能源裝機總量第一,但由于總裝機容量大導致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最低,2014年華能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國電集團,排名升為第四。
從火電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看,五大發電集團中,火電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比例均最大,依次為華能(11615萬千瓦)、大唐(9002萬千瓦)、華電(8993萬千瓦)、國電(8730萬千瓦)、中電投(6458萬千瓦)。
從水電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看,華電(2474萬千瓦)、中電投(2093萬千瓦)、華能(2062萬千瓦)和大唐(2023萬千瓦)高于2000萬千瓦,華電排名第一,國電僅為1265萬千瓦。
從風電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看,國電位居第一,為1921萬千瓦。華能和大唐分別以1264萬千瓦和1015萬千瓦位居第二和第三。華電和中電投均低于1000萬千瓦,排名第四和第五。
與五大發電集團成立之年(2002年)相比,五大發電集團期末發電設備容量(權益)均大幅上升。其中,華能增速最大,與2002年相比,增長675.85%。國電排名第二,增長517.79%。華電增長495.75%,增速排名第三。大唐增長477.16%,排名第四。中電投與剛成立時相比,增長只有349.77%。
發電量:整體下滑 火電依然是主流 華能水電>華電水電
從發電量看,2015年上半年華能累計發電量為2973.69億千瓦時,位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以596.31億千瓦時的差距,甩開了累計發電量排位第二的大唐集團。國電與華電兩集團發電量差距收窄為66.06億千瓦時,分列三、四位。中電投集團上半年累計發電量最小,為1778.16億千瓦時。
與上年同期相比,華能、華電、國電與中電投發電量均呈下降趨勢,其中降幅最大的是華能(7.36%),次之為國電(4.33%)和中電投(3.51%),降幅最小的是華電,僅1.88%。
從發電類型看,五大電力集團中,火電發電仍是發電的主力軍,除了中電投集團火電發電量占比為76.65%,其余火電發電量占比均達80%以上,依次為華能(82.9%)、國電(83.81%)、華電(80.84%)、大唐(80.83%)。
從水電發電量看,除了國電的水電發電量僅為166.85億千瓦時外,其余四家電力集團均高于300億千瓦時,依次為華能(386.78)、華電(355.98)、大唐(348.22)、中電投(325.01)。值得注意的是,華能的水電裝機總容量落后于華電,而在水電的發電量卻超越華電。
從風電發電量看,國電以207.42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占據首位,而位于末尾的中電投水電發電量不及國電的三分之一。華能(114.94億千瓦時)和大唐(102.78億千瓦時)分列二、三位,華電(75.15億千瓦時)排名第四。
售電量:華能約等于1.7個中電投
從售電規模看,位居首位的仍是華能,售電2776.84億千萬時。大唐(2247.74)、華電(2157.98)、國電(2184.90)三者以微小的差距位列二、三、四。售電規模最小的是中電投,不足2000億千瓦時,僅為1621.97億千瓦時。
1-6月售電量中,從水電的售電量看,華能(382.00)、華電(352.54)、大唐(345.58)和中電投(321.70)均高于320億千瓦時,而國電的水電售電量最少,僅為163.82億千瓦時。從火電售電量看,首位的華能(2279.25)與末位的中電投(1217.82)差距高達1061億千瓦時。大唐(1796.88)、國電(1778.33)、華電(1739.22)火電售電量基本持平。
從風電售電量看,國電以195.66億千瓦時的售電量位列第一,其后依次是華能(109.44)、大唐(100.39)。排名四、五的華電(69.48)與中電投(56.74)風電售電量不足100億千瓦時。
上網電價:大唐電價高 風電售價尤為突出
從售電單價看,大唐400.56元/兆瓦時遙居首位,其余四家售電單價差距微小,依次為華電(353)、國電(350)、華能(349)和中電投(342)。
在水電、火電和風電售電單價中,大唐的售價均居于首位,而且與排名第二的價格有較大差距。
從水電電價看,大唐(293.28)與位于第二的國電(271)相差22.28元/兆瓦時,后面依次是華電(267)、華能(243)及中電投(237)。
從火電電價看,大唐(409.25)與次高價的華電(362)差距近50元/兆瓦時,緊隨華電的是華能(358),火電價稍低的是中電投(341)與國電(338)。
從較高的風電電價看,高居第一的是大唐(583元/兆瓦時),其余四家基本持平,依次為華能(503)、國電(503)、華電(496)和中電投(493)。
煤炭售價:國電煤炭售價最低,為華能的38%
從煤炭售價看,前三位為華能(166元/噸)、華電(143元/噸)和大唐(121元/噸)。排名第四的是中電投的108元/噸。而煤炭銷售量與華電相當的國電,煤炭售價僅63元每噸,不到華電的二分之一。
從煤炭產量看,華能以3056萬噸居首位,中電投緊隨其后,產量為3022萬噸。華電(2464)與國電(2394)分列三、四位。煤炭產量最低的是大唐,僅486萬噸。
從煤炭銷售量看,中電投以465萬噸的差距拋離華能,煤炭產量最高的華能只能屈居第二。國電與華電煤炭銷售量相當,分別為2205、2161萬噸,而大唐的煤炭量僅282萬噸。
從煤炭產量的增速看,國電、華能、中電投均呈下降趨勢,降幅最大的是國電(23.83%),其后是華能(10.59%)與中電投(10.16%)。煤炭產量下降的直接原因為需求低迷,銷售困難,另一原因則是發電集團根據國務院國資委處置低效資產的要求,拋售了不少效益相對差的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