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對比美國 為啥擰巴的中國電改難以實現能源互聯網?
伴隨著智能電網的推廣,美國有一個新興電力產業,叫做Demand Response,中文好像是翻譯成電力需求響應,從事這個產業的公司,稱為Demand Response Aggregators (編者注:電力需求響應整合商)這個行業最大的幾家領導公司包括:EnerNOC, Comverge, Schneider,CPower等等。美國的電力需求響應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目前每年有幾十億美元的產值。
什么叫做電力需求響應呢?簡單的說,就是用戶的用電需求一般是具有彈性的,例如農場灌溉用的抽水機用電量很大,如果在用電巔峰的時間,農場暫停抽水三十分鐘,對于農作物的成長可以說毫無影響,但是如果一百座農場都暫停抽水三十分鐘,就可以在用電高峰時間減少啟動一座緊急供電的電廠。這種平常不啟動、只在緊急用電高峰才啟動的電廠,都是能效低、成本高的小電廠。如果能夠盡可能減少啟動這樣的備用電廠,不但可以降低供電成本,還可以有效的減少污染排放。電力需求響應并不真的去發電,而是以減少用電及轉移用電時間來取代高污染低能效的緊急備用電力,因此也被稱為是一種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要能夠實現利用電力需求響應來取代低效的高峰電廠,就必須要有智能電網。Demand Response Aggregator跟大量的大電力用戶簽約,容許Aggregator在約定的條件下可以暫時停止這些電力用戶的部份用電裝備,以換取一定的金錢補償。而Aggregator則可以在電力批發市場上把這些可停的電力需求容量在尖峰時段賣出去。由于暫停這些可停電力需求的成本幾近于零,而取代的尖峰時段的發電成本則非常高,所以電力需求響應可以有很高的利潤。這種高獲利、低成本、零污染的產業,是美國政府鼓勵的新興產業。
中國由于缺乏調度靈活的天然氣發電廠,尖峰的緊急供電大多是依賴小型低效的燃煤電站。中國發展電力需求響應的潛在利益比美國還大。然而在中國,有關電力需求響應的討論都還只是紙上談兵,無法形成真正的產業。為什么這樣低成本高獲利的商業模式在中國行不通呢?
第一:中國沒有電力批發市場,“競價上網”這個電改的終極目標至今遙遙無期。最近一波的重啟電改,“競價上網”這個目標連提都不提了。Demand Response Aggregator就算在中國集結了大批的可停電力容量,也沒有地方可以出售這些零污染的虛擬電源。
第二:中國沒有獨立的電力調度。目前電網公司是靠上網電價跟零售電價的價差來賺錢,電力需求響應只是降低或延遲用電,無法讓電網公司得到利潤,甚是會降低電網的獲利。未來改革的方向是讓電網公司按輸配電量來計價收費,電力需求響應的發展對于電網公司仍然沒有利益,因此電網公司缺乏經濟誘因去協助發展這個產業。
中國最近一波的電改,特色在于避重就輕,有名無實。不推動電力上網的自由化與市場化,只想放開末端的售電市場。打個比喻來說,就像是有一個學校的食堂要推動市場化競爭,先規定了廚師不變、菜單也不變,跑堂的服務生則可以自由競爭,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賣同樣的食物。這樣的改革在我看來,并沒有太多好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