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力規劃設計企業如何融入“新常態”
我國電力工業正處于十多年高速增長后的調整時期,國內電力設計行業也面臨產能過剩、市場萎縮、利潤下滑等問題的困擾,剛剛過去的2014年,我國電力行業以及勘測設計行業也經歷了政策調整。在此背景下,《中國能源報》專訪了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愛民,探討電力規劃設計行業的新機遇與挑戰。
話題一:
電網重建規劃設計主輔分離不徹底
中國能源報:協會曾經向相關部門上報了《關于制止電網公司重建規劃設計體系的報告》,這份報告的主要內容和訴求目的是什么?目前是否收到反饋?
李愛民: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指出,要對原國家電力公司系統所擁有的輔助性業務單位和“三產”、多種經營企業進行調整重組。電網企業可以擁有必要的電力科研機構。
經營主業以外的業務要按照規定程序報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并與電網業務分開核算。有關電力設計、修造、施工等輔助性業務單位,要與電網企業脫鉤,進行公司化改造,進入市場。
之后,原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于2002 年底在原國家電力公司所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包括原六大區域設計院;前身為政府主管水電水利規劃、開發、建設的機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局(院)的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于2002年12月成立,包括七大勘測設計研究院,但省級電力規劃設計院還保留在電網公司中。
2007年,由國資委牽頭制定了《電網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方案》,當時甚至有過組建第二電力顧問集團公司(包括設計、施工、送變電等)的討論,在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過后,兩大電網公司要求重新界定輔業范圍,保留送變電企業和設計院。2011年,主輔分離改革敲定,各省級電力規劃設計院同時從電網公司分離,地區一級的輔業由電網公司自己分離。
國家電網公司在主輔分離改革之前,保留了原徐州電業局的設計甲級資質,并將其劃入經研院。在這幾年中,國家電網不斷通過其經濟技術研究院重建規劃設計體系,且原承諾只做內部評審的經研院承擔了許多規劃設計的工作,并廣泛招聘設計人才,要求在兩年之內拿到工程咨詢和設計的雙甲級資質,這給許多設計企業造成壓力。此外,還存在一些電網公司在電源接入時,強行指派設計隊伍的情況,造成市場混亂,因此,我們向相關部門上報了《關于制止電網公司重建規劃設計體系的報告》,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反饋。
話題二:
電力勘測設計是否應參與招投標?
中國能源報:協會此前適時發布了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行業的指導價格,隨著國家放開部分建設項目的咨詢勘察設計價格,協會也啟動了電力工程成本測算工作,如何評價現在的電力工程勘察設計招投標市場?
李愛民:過去設計行業實施的是政府指導價,這些年來,電力設計價格一直在下降,發電行業設計價格約是政府指導價的四到五成。2011年開始,協會每年定期發布電力設計行業指導價,電力設計企業在這個指導價之內就不算違規。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放開部分建設項目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放開除政府投資項目及政府委托服務以外的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等4項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協會就不再發布指導價格,而是通過典型工程等測算電力設計行業的成本。
依據國際慣例,設計咨詢行業并不參與招投標,企業選擇設計咨詢的憑據也不應是價格,我們一直呼吁電力設計咨詢行業不應參與招投標,放開市場價格。目前來看,電力設計咨詢評標因素中,價格因素占據一半以上,“低價策略”、“價格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話題三:
電力設計企業市場始終多變
中國能源報:我國現在處于電力建設高峰的后期,電力建設速度減緩,隨著國內市場萎縮,許多電力設計企業選擇走出去,如何評價目前的國際市場環境,對此,電力設計企業應如何定位?
李愛民: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確立廠網分開之后,我國解決了缺電問題,裝機容量快速增長,電力設計咨詢行業隊伍迅速擴張。2007年,電力設計乙級資質評估下放至地方,地方電力設計院大量擴張。乙級資質評估下放的四年間,電力設計院數量翻了一番。以廣東省為例,一年就增加幾十個設計院,現在廣東電力設計單位達100多個。
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會有飽和,我們的設計施工能力也會有飽和。目前,電力設計施工市場還在增量中,但設計咨詢行業應該重視存量市場。以目前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來說,電力設計行業應予以關注,但主導權還在于業主。
以水電為例,水電設計是龍頭,以流域為單位,其項目工期長、各個流域條件不同、水電機組參數不同,水電設備制造跟著設計走。相較于水電設計,火電的設計院數量更多,標準化也更多更細,且設計跟著制造走,同質化競爭更厲害。國外多是設計制造一體的工程公司,而我國電力行業的制造、建設、運行標準不同。目前各院的發展不平衡,如東北地區電源項目,江蘇、浙江電力設計院受到節能減排政策的影響,本地市場萎縮。各電力設計院戰略定位多為咨詢公司或者工程咨詢公司。
目前,國內的總承包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拿到總承包項目的多在非電行業。電力設計院走出去多為“跟團”,如跟著設備制造廠商、窗口公司等。以電力設計企業走出去的經驗來看,有實力的電力設計企業熟悉商務能力和相關法律法規之后,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
話題四:
利用對標工作改造中國標準體系
中國能源報:中國電力企業正不斷開拓海外市場,那么,中國和國際電力設計對標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李愛民:電力企業走出去會遇到中外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我協會開始承擔翻譯電力行業設計標準的工作,目前主要的標準已經翻譯完畢,可供協會會員單位走出去使用。
從2010年開始,我們發現了新的問題,我國電力行業的標準體系是按照專業來分,如設計、施工、制造等,且分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國外的標準體系是分為標準和法規,其中,法規是強制性的,標準是行業協會制定的,且是推薦性的,這就與我國的標準體系有矛盾了。在標準體系的討論上,爭議很多,如將標準分為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相當于國外的技術法規,設計安全、環保、資源等)和協會標準,取消行業標準,企業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要高于國家標準,國標之外的標準選擇由市場決定。但目前我國行業標準各出各門,難以推進。
在目前我國的標準體系不能參照國際慣例的基礎上,我們就必須找出國內外標準的差別。對標工作于2011年啟動,目前已經有23個組的對標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其中17個組的標準已經驗收完畢。每個專業的對標工作有些不同,但基本覆蓋了國際標準、國際組織標準、當地通用標準,基本能夠滿足電力設計企業走出去的要求。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對標來改造我們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