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人民日報》評論:不能簡單以用電量推算GDP增速
經濟下行的時候,用電量增幅會比GDP增速低一些。我們不能簡單從用電量數據推斷經濟下降的幅度。對下半年的經濟形勢,不能太悲觀
今年上半年來,用電量持續顯著下滑,無疑折射出我國經濟已經處于下行區間。
用電量與經濟增長正相關。我國目前處于城市化工業化階段,從一個較長的周期來看,用電量增幅與GDP的增幅差不多是1∶1的關系。但是,上半年我國GDP增長了7.8%,而全社會用電量只增長5.5%。如何認識這兩個體現宏觀經濟走勢的“硬數據”?
由于國情等原因,不能以用電量簡單推算GDP增速。通常來講,經濟上行的時候,用電量增幅比GDP增速會快一些;經濟下行的時候,用電量增幅則比GDP增速低一些。因為在經濟收縮的時候,消費類產品下降的幅度相對較小,投資類的產品下降則要大一些,比如水泥、鋼材、玻璃等,這些行業都是高耗電的。建材、黑色金屬冶煉等四大重點行業用電量就占了電力消費的近50%,它們產量下降的幅度大,用電的下降幅度自然就會大。
除了結構性因素外,在經濟下行區間,企業往往處于去庫存的過程中。企業賣的部分產品是以前的庫存,當期的生產規模在收縮,這也會導致用電量超常規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增幅放緩,還可能與去年上半年用電量基數偏高有關。2010年下半年,許多地方為了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實行了拉閘限電,而拉閘限電主要針對高耗能行業。隨著拉閘限電的解除,高耗能產業的用電在2011年上半年得到釋放。也就是說,2011年上半年用電量相對往年會偏高一些。
綜合上述因素可以看出,我們不能從用電量數據馬上就推斷我國經濟下降的幅度有多大,GDP增速下降的幅度并沒有用電量下降幅度這么大。對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我們不能太悲觀。
不過,我國電力投資增速在大幅下滑,這一點非常值得警惕。多年來,電力短缺、拉閘限電是困擾國民經濟的一大“頑癥”。最近三年來,煤價大漲、電價不漲已經導致火電企業經常處于虧損狀態,影響了火電投資經營的積極性。我國火電提供了80%的電量,如果因為當前用電形勢緩解,就放松對電廠的投資,未來三四年,我國極有可能出現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我國亟須制定煤電聯動的價格機制,讓發電企業產生合理的盈利預期,從而提升發電企業投資和經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