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特黄录像绵费播放/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亚洲色图第1页/5555kkkk香蕉在线观看 - 太粗太深了太硬受不了视频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聯系我們|

【電力】2050年電力能全部依賴可再生能源?

行業資訊sanyingjy2014/7/22 17:11:27
1905

日前一則報導引起電力業界強烈關注,據21世紀經濟導報6月26日刊載的消息,美國學者洛文斯的《重塑能源》一書的中文版開始上市。洛文斯在書中表達了其強烈的愿望,“2050年美國將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減少天然氣用量”。

  實際上進入21世紀以來,能源進入替代階段呼聲漸起,所謂能源替代即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以便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而后者被指氣候變化的直接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關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張不少,文章更是汗牛充棟。

  2012年一份來自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發現,到2050年美國80%的電力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有研究報告指2050年德國電力的100%將由可再生能源產生,而目前德國的這一比例為18.1%(2010年數據,據IEA OECD能源平衡2011)。

  2014年2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報告,如果中國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采取適當政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支撐中國80%的發電量,實際這一目標將使中國因為發電而產生的碳排放量將比目前減少90%。2011-2050年的發電總成本57.7萬億美元,比以煤為主要燃料的發電總成本低6.3%,這個前景多么誘人啊!

  2014年5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重申,到2050年全球80%的電力供應來自中低碳能源,而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今年的報告,中國可在該領域成為世界各國的典范,于2050年實現這一目標。這些國際機構又一次扮演了擠壓中國的角色。

  對此一批中外專家把脈中國能源,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一些國際機構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歐盟伯爾基金會以及一些研究機構傾向于同意IPCC的結論,并認為中國能夠而且也必須推動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增長,但國內一些專家則持不同意見。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在發電中占80%的目標基本上是不可行的。為什么呢?他列舉了幾點理由。第一,我國可再生能源起步較晚,目前占比不高,(非水可再生能源大約占4%),要在短時間內如此快速攀升,缺少保障。第二,業已形成的巨大的化石燃料發電設施,要較長時間發揮作用,強行大幅度退出營運將造成全社會的巨大成本損失,難以承受。第三,使用可再生能源需要投入巨額新的成本。有鑒于此,林認為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都會以煤為主。

  顯然,關于中國未來能源戰略如何選取,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可能水平的預估將決定未來中國電力工業的發展路徑,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問題。電力業界都應當重視一個十分簡約和明晰的問題:中國電力向何處去?

  最近中央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會議提出的能源供應、消費、技術、體制革命的要求,將成為能源轉型期的指導方針和戰略舉措,在這樣的形勢下,確定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戰略任務,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洛文斯提出的構想更值得好好研究。

  第一、洛文斯關于2050美國將不再使用石油、煤炭、核能,并大大減少天然氣用量的想像,與當下美國政府的能源戰略有相當大的距離。20世紀后期,世界經歷了數次“石油危機”,美國意識到,作為一個能源消費大國,過度依賴進口是很不安全的,以致尼克松總統提出“能源獨立”的戰略目標。40年來歷屆美國總統都堅持了這一戰略,先后加大了阿拉斯加石油開發強度,重新確定煤炭使命,直到奧巴馬總統啟動了頁巖油、頁巖氣開采,大大提高了能源自給程度,甚至美國還有可能輸出非常規天然氣。2014年4月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年度能源報告,該報告預測到2037年美國將實現石油零進口,這是基于對北達科他州的巴肯油田預測,其工業儲量是150億桶,如果全都開采出來夠美國使用30年。顯然直到2040年前后,美國并沒有將常規能源全部轉為可再生能源的打算。除了對美國自身的考慮,美國實施“能源獨立”還在于把它作為針對中國、俄羅斯等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和石油輸出國進行圍堵的利器,這給中國強烈的啟示。

  第二、中國從現在到2050年進入一個能源轉型期。中國工程院在2011年2月發布其2050年能源發展戰略研究成果中提出,2050年前的40年應當是我國能源體系的轉型期,從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體系轉變為節約、高效、潔凈、多元、安全的現代化能源體系。其中前20年,即到2030年是攻堅期,化石能源潔凈高效低排利用和新型能源體系有所突破是兩大任務;到2050年后,可再生能源戰略地位提升,成為我國綠色低碳能源支柱之一。屆時煤炭比重降至40~35%,而包括核電、水電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占到一半以上。筆者認為中國工程院的這一研究結論符合中國國情。那種到2050年使中國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80%~100%的愿望是不切實際的。

    第三、我國的用能結構、供能結構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和資源賦存特征。我國經濟結構第二產業比例較高,同西方發達國家成鮮明對照。2009年美國經濟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1:21:77,而同期我國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0.58:46.8:42.62.我國經濟結構偏重于第二產業,而第二產業又是用能強度較高的產業。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深入發展第一產業比重將會繼續下降,第二產業比重也將會下降,第三產業比重則將提升,但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階段。而我國的供能結構,煤炭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是因為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繼續走高。中國供能結構的革命性變革將依賴頁巖油、頁巖氣,因此中國能源轉型更直觀的用詞當是能源替代,而中國的能源替代,一方面要走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的以油氣代煤+以氣代油階段,又要跨越油氣往可再生能源過渡這樣的雙重替代任務。必須重視煤炭清潔高效開發應用在能源安全戰略重點地位作用。此前的研究對煤炭過于貶低過于冷落,在今后的能源安全戰略中,高效清潔利用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大的發電集團進行高效清潔超低排放發電的工程試點,已有眾多企業獲得如同天然氣發電排放水平的煤炭發電技術,并在改造工程中應用和發展,相信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勢將改變和強化煤炭在能源使用中的戰略地位。
    

  第四、我國的能源需求彈性、電力需求彈性尚處于一個比較高的狀態,“十五”和“十一五”我國的能源彈性系數和電力彈性系數如表:


   “十五”期間兩個彈性系數達到了最高值,近幾年特別是2008年以來彈性有所下降,仍處于較高的水平,“十二五”前三年兩個彈性系數分別達到 0.57和0.99 。能源電力的飽和需求曲線仍處于S曲線的上升區,不過2008年以來上升速率有所減緩,但均距飽和區尚有一段時間。

  第五,洛文斯所提出的可再生能源100%的目標是有前提條件的,洛文斯指出,要實現(可再生能源100%)這樣一個目標,終端能源效率需達到現有的3倍,終端電能效率達到4倍,可持續能源供給達到5倍。而我國終端能源效率目前尚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有專家做過測算,2005年我國終端能源效率約36.3%,比國外先進水平低8個百分點。以美國目前水平要想達成可再生能源占比100%的目標,終端能源效率尚且要提高到目前水平的3倍,我國的提效幅度和難度就更大了,要做的工作也就更多了。

  以筆者知識面的限制,可以想見在我國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替代需要研究的課題會很多很多,我們還是不要停留在美好的愿望,腳踏實地地研究解決些問題吧。

河南三鷹實業官方微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