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消防自動報警產業現狀及技術前景分析
消防報警產品是一個系列產品,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是物理傳感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和管理、智能樓宇等技術的綜合集成。
一、消防自動報警概述
(一)消防自動報警定義
消防報警產品是一個系列產品,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是物理傳感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和管理、智能樓宇等技術的綜合集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災初期,將燃燒產生的煙霧、熱量、火焰等物理量,通過火災探測器變成電信號,傳輸到火災報警控制器,并同時顯示出火災發生的部位、時間等,使人們能夠及時發現火災,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撲滅初期火災,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火災造成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二)消防自動報警作用
消防報警產品的出現不僅對微、小、大、較大、重大和特大型火災隱患的發生提供了提前預警,而且進一步降低了對人民群眾和國家安全的危害,使社會的和諧程度進一步深化。消防報警產品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朝著“智能化、集成化、跨領域化、聯動化”的方向發展。
(三)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整體市場概況
中國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整體起步較晚,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才開始進入快速的發展時期。作為消防行業的一部分,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是消防行業中技術含金量較高的一部分,并且還是發展最快的一部分,國際上各種消防報警設備我國消防報警行業都已能生產。根據慧聰網及慧聰消防網聯合調查顯示,目前國內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的生產廠家超過100家。市場集中度較高,排名前5的企業占到市場整體份額的25%左右,但整體上企業規模仍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市場銷售規模保持在每年10%-15%的增長率,這說明了消防報警行業仍在成長期。在這一時期,行業內的競爭將刺激優勝劣汰的進程,加速了產品結構、企業結構乃至產業結構的改造和調整,極大地促進消防報警行業的快速發展。
(五)消防自動報警行業特征分析
1.經營模式
消防自動報警行業的銷售模式以代理商銷售為主,直銷占比較小。一般行業內規模較大的企業均已代理商銷售為主要的銷售模式。代理上銷售的優點在于能快速的擴張銷售網絡,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均比較小,迅速的占領市場。
2.行業利潤水平及變動趨勢
根據慧聰網對行業TOP5的消防報警企業調查顯示,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整體處于銷售總額、利潤總額及利潤率均較快增長階段,且行業利潤率比較高。2011年行業平均利潤率約為18%左右,2012年升至約21%。
另據慧聰網對行業專家及業內企業的訪問及分析,隨著國家將獨立式消防報警作為鼓勵類產品,以及地方性相關政策相繼出臺,獨立式消防報警產品占消防報警行業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高;而獨立式報警產品的利潤率比傳統報警產品更高,因此消防報警行業的整體利潤率還將繼續呈較快增長趨勢。
圖表1消防報警行業利潤率變化情況
3行業周期性
公司消防報警產品主要應用于房地產建筑,該市場發展受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增長幅度影響,與固定資產投資周期成正相關。從目前看,一是國家將不斷加大對消防安全管理的力度,二是個人和家庭對防火安全意識的逐漸提升,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該行業周期性將逐漸減弱。
4行業季節性
消防自動報警產品的安裝受建筑行業季節性施工影響,從而使消防報警行業的經營呈現一定季節性。在東北地區和西北的部分地區如新疆、內蒙古等,冬季進入12月之后一般都會停止施工,其余地區一般不受冬季停工的影響。但是就全國來講,春節前后的2、3、4月是施工淡季,需求較少,一般企業在這段時間抓緊生產以擴大庫存,以備6、7月之后進入旺季之后的需求。
5.行業區域性
消防報警產品主要應用在建筑上,因此不受地域限制,但我國消防報警產品市場與地區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關系,導致市場和生產企業多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企業存在一定區域性。從生產企業地區分布來看,多數生產企業分布在東部地區。
(六)、影響自動消防報警行業的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推動著報警設備安裝入戶
作為現代高層民用建筑中設置的重要的消防設施之一,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火險隱患的增加,重特大火災發生幾率頻繁上升,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紛紛出臺各種法規制度加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設備的管理,2006年以后,河南、遼寧、山東等省相繼制定了地方標準,規范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的設計、安裝、使用。2011年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山東省消防條例》首次對高層住宅消防安全作出詳細規定。2012年3月1日開始執行的《上海市建筑消防設施管理規定》得到廣泛響應。這些措施有效的刺激了消防報警市場,大大提升了市場活躍度,也為消防報警產品入戶打開了市場。這就意味著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以挖掘。
2傳統觀念由滅火轉移到預警
傳統的觀念是比較注重防火滅火的布置,所以之前都是自動滅火及消防器材類產品采購量比較多,但是現在很多工程上已經注重報警系統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實踐預防已經成為未來消防行業的發展趨勢,所以大規模的集成消防報警系統受到了較高的關注,其比較全面的防范應用報警性能,使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大幅度的降低,集成消防報警產品的市場空間繼續上升成為了今后發展趨勢。(七)、影響消防報警行業的不利因素
1.消防報警產品屬于國家規定限制類產品
2005年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限制類消防項目里只列出了“火災自動報警設備項目”,并未對自動報警產品進行細化,而2011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修正)版重新對消防自動報警系統里的主要設備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二十三、限制類“十五、消防”第1項“火災自動報警設備”修改為“火災報警控制器(包括聯動型、獨立型、區域型、集中型、集中區域兼容型)、消防聯動控制器、點型感煙/溫火災探測器(獨立式除外)、點型紅外/紫外火焰探測器(獨立式除外)、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消防報警行業大多數產品被列入限制類產品名單中,國家已經明確規定對限制類產品不能進行擴建、改建,這對消防報警行業融資上市起到了抑制作用,為消防報警生產企業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
2.政府監管力度不夠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不斷深化,各類酒店、商場、娛樂場所等公眾場所不斷增多,為我國消防監管部門提出了很大的難題。公安消防監督機構作為政府的行政職能部門,應依法開展消防監督審核、驗收、消防安全檢查及消防管理工作,但目前消防管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一些消防監督人員從思想上不重視消防審核驗收,把建筑消防驗收全部寄托在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站上,放松了消防驗收工作。監管人員素質偏低,有的消防監督人員未能發現設計圖紙存在的問題,也不能準確的提出審核意見;有的監督人員對消防監督檢查程序不熟悉;還有的監督人員對消防產品不了解,不會使用。另外,公安消防機構對施工中期的檢查次數有限,深度不夠。以上存在的問題反應了我國消防監管目前的水平,減弱了消防產品在火災發生時起到的報警和滅火的作用,為我國消防產品制造企業的發展起到了間接負面性的作用。
3.施工過程中經常存在質量問題
防報警系統在施工中存在設備不兼容問題、施工標準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了我國的消防自動報警系統產品不能完全被利用,浪費了產品本身的功能,對消防自動報警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二、消防自動報警市場規模及應用領域
消防自動報警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上世界70年代才開始起步。到本世紀,隨著國家對于消防安全的重視,出臺了一系列國家和地方的法規來規范消防安全,另外,人們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認識愈加深刻,因此促進了消防自動報警行業的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消防報警系統主要生產企業大約有30多家,市場規模每年都大幅增長,2012年市場規模達到130億元。
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未來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根據慧聰網預測,2013-2015年,消防報警市場仍將持續較快增長,復合增長率約在20%左右,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元。
圖表22008年-2012年消防報警市場容量及未來三年市場預測
三、消防自動報警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火災自動報警應用技術進一步著眼于當前國際發展的新形勢,加快更新改造進程,加強對數字技術和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改進系統能力,使火災自動報警應用技術向著高可靠、低誤報和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當前,國外火災自動報警應用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為七個方面。
1.網絡化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網絡化是用計算機技術將控制器之間、探測器之間、系統內部、各個系統之間以及城市“119”報警中心等通過一定的網絡協議進行相互連接,實現遠程數據的調用,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實行網絡監控管理,使各個獨立的系統組成一個大的網絡,實現網絡內部各系統之間的資源和信息共享,使城市“119”報警中心的人員能及時、準確掌握各單位的有關信息,對各系統進行宏觀管理,對各系統出現的問題能及時發現并及時責成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從而彌補現在部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擅自停用,值班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低、對出現的問題處置不及時、不果斷等方面的不足。
2.智能化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智能化是使探測系統能模仿人的思維,主動采集環境溫度、濕度、灰塵、光波等數據模擬量并充分采用模糊邏輯和人工神經網絡技術等進行計算處理,對各項環境數據進行對比判斷,從而準確地預報和探測火災,避免誤報和漏報現象。發生火災時,能依據探測到的各種信息對火場的范圍、火勢的大小、煙的濃度以及火的蔓延方向等給出詳細的描述,甚至可配合電子地圖進行形象提示、對出動力量和撲救方法等給出合理化建議,以實現各方面快速準確反應聯動,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火災中探測到的各種數據可作為準確判定起火原因、調查火災事故責任的科學依據。此外,規模龐大的建筑使用全智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即探測器和控制器均為智能型,分別承擔不同的職能,可提高系統巡檢速度、穩定性和可靠性。
3.多樣化
(1)火災探測技術的多樣化。我國目前應用的火災探測器按其相應和工作原理基本可分為感煙、感溫、火焰、可燃氣體檢測儀以及兩種或幾種探測器的組合等,其中,感煙探測器一枝獨秀,但光纖線性感溫探測技術、火焰自動探測技術、氣體探測技術、靜電探測技術、燃燒聲波探測技術、復合式探測技術代表了火災探測技術發展和開發應用研究的方向。此外,利用納米粒子化學活性強、化學反應選擇性好的特性,將納米材料制成氣體探測器或離子感煙探測器,用來探測有毒氣體、易燃易爆氣體、蒸氣煙霧的濃度并進行預警,具有反應快、準確性高的特點,目前已列為我國消防科研工作的重點研究開發課題。
(2)設備連接方式的多樣化。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成熟、完善和新型有線通信材料的研制,設備間、系統間可根據具體的環境、場所的不同而選擇方便可靠的通信方式和技術,設備間可以用無線技術進行連接,形成有線、無線互補,同時新型通信材料的研制開發可彌補銅線連接存在的缺陷。而且各探測器之間也可進行數據信息傳遞和交流,使探測器的設置從枝狀變成網狀,探測器不再是各自對立的,使系統間、設備間的信息傳遞更方便、更可靠。
4.小型化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小型化是指探測部分或者說網絡中的“子系統”小型化。如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實現網絡化,那么系統中的中心控制器等設備就會變得很小,甚至對較小的報警設備安裝單位就可以不再獨立設置,而依靠網絡中的設備、服務資源進行判斷、控制、報警,這樣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使用、管理就變得簡潔、省錢、方便。
5.社區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強、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在社區家庭特別是高級住宅積極推廣應用防盜、防火聯動報警裝置或獨立式感煙探測器,對于預防居民家庭火災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措施。
6.藍牙技術
無線技術與有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相比,藍牙技術無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具有施工簡單、安裝容易、組網方便、調試省時省力等特點,而且對建筑結構損壞小,便于與原有系統集成且容易擴展,系統設計簡單且可完全尋址,便于網絡化設計,可廣泛應用于醫院、文物古建筑、機場、綜合建筑和不便聯網、建筑物分散、規模較大,干擾較小的建筑。對正在施工或正在進行重新裝修的場所,在未安裝有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前,這種臨時系統可以充分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一旦施工結束,藍牙技術無線系統可以很容易轉移到別的場所。
7.高靈敏化
以早期火災智能預警系統為代表。該系統采用先進的激光探測技術和獨特的主動式空氣采樣技術以外,還采用了“人工神經網絡”算法,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容錯能力和并行處理能力,近乎于人類的神經思維。此外,該系統的子機與主機可以進行雙向智能信息交流。使整個系統的響應速度及運行能力空前提高,誤報率幾乎接近零,靈敏度比傳統探測器高1000倍以上,能探測到物質高熱分解出的微粒子,并在火災發生前的30min到20min預警,確保了系統的高靈敏性和高可靠性,實現早期預警。
針對當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存在的通訊協議不一致,系統誤報、漏報頻繁,智能化程度低,網絡化程度低、特殊惡劣環境的火災探測預警抗干擾等問題較為突出的現象,提出在符合國家消防規范的基礎上采用統一、標準、開放的通訊協議,通過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用研究,對系統方案、設備選型的優化組合,改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性能、減少維護費用和維護要求,向著高可靠性、高靈敏性、低誤報率、系統網絡化、技術智能化方向發展,為更好的預防和遏制建筑火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從而更好的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火災自動報警應用技術的研究發展趨勢。
四、行業的競爭狀況
消防報警行業在2003年以后逐漸取消了行政審批制度,改為產品準入制度,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建立覆蓋全國的跨區域銷售網絡,競爭格局由區域性競爭過渡為全國性競爭。目前消防報警行業的企業大概100多家,但是中小型企業居多,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排名靠前的企業還在進一步發展壯大中。TOP5企業的市場份額約25%。
目前具有消防報警產品生產能力的企業有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利達華信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松江飛繁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泛海三江電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從整個消防報警市場來看,仍是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市場占有率達到13.08%。
火災報警行業經過市場競爭、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因素、國家消防標準要求的提高等原因,在全國市場上作為活躍的國內品牌有海灣、利達青鳥、松江等;在局部市場較為活躍的有久遠、泰和安、泛海三江等。進口企業游霍尼韋爾、西門子、愛德華(EST)等。目前市場上,中低端產品國內企業占據壟斷地位,國外產品集中在高端產品需求上。整體市場占有率上國內產品不斷地在增長。
目前我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只被安裝在重要建筑上,而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包括許多居民家庭都安裝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